近日,3歲的妮妮(化名)
趁著周末陽光明媚
到鄉下奶奶家玩耍
回家后咯吱窩疼得厲害
媽媽打開孩子腋下一看
一個黑色小蟲吃飽了血
正緊緊吸附在里面
怎么也拔不出來
于是帶著妮妮
急忙到江西省兒童醫院就診
急診外科醫生接診后
確定是蜱蟲
診斷明確后很快幫孩子把蜱蟲取出
并告知家長蜱蟲的正確處理方法

俗話說
谷雨到,夏將至
每年春夏季節前后
隨著溫度的升高
溫暖的空氣特別適合蜱螨繁殖生長
急診外科都會接診很多類似的病例
蜱又叫“壁虱”,俗稱“草扒子”“狗鱉”“牛虱”等。蟄伏于淺山丘陵的草叢、植物上,或寄宿于牲畜等動物皮毛間。蜱蟲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,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。其體內攜帶的病毒通過叮咬傳播,這點危害性極大。即便蜱蟲沒有攜帶致病性微生物,被它叮咬后的局部組織受到破損,留有微小的傷口,也可能發生炎癥、糜爛、潰瘍或繼續感染。
避免蜱蟲叮咬,注意以下幾點
外出游玩前
最好穿淺色長袖衣褲;穿上可遮蓋整個足部的鞋子,避免穿拖鞋及涼鞋;把褲腳塞進襪子或長靴里以防止蜱蟲接觸到皮膚;還可以在裸露皮膚及衣物上噴灑含有避蚊胺的驅蚊水(不建議2歲以下的幼兒使用)。
在游玩途中
避免穿過樹叢或草叢,盡量不要觸碰路邊的植物;避免在樹叢、草叢或潮濕陰暗的地方歇息;不要把衣物掛在樹叢或草叢上;也不要喂食野生或流浪動物。
返程回家后
進屋前及時查看身體和衣物,清理依附的昆蟲等;用肥皂淋浴和清洗衣物。
特別注意
帶寵物外出一定記得檢查和清潔寵物身體,蜱蟲比較喜歡藏匿在帶毛發的動物身上。
萬一被咬,請采取以下措施
1. 發現蜱叮咬皮膚時不可強行拔除,以免撕傷皮膚及防止口器折斷在皮內。可用乙醚、氯仿、松節油等涂抹在蜱的頭部或在蜱旁點蚊香,數分鐘后蜱自行松口?;蛴梅彩苛?、液體石蠟、甘油厚涂蜱的頭部,使其窒息。

2. 用鑷子或尖鉗子貼近皮膚并夾牢蜱的頭部,然后慢慢施壓把蜱拉出。如果蜱的口器斷在皮內要手術取出。
3. 在移除蜱蟲時要小心,不要把蜱捏碎或扭斷,因為破損的皮膚或黏膜沾染到受感染的蜱的組織碎屑或糞便,也有機會受感染。
4. 在移除蜱后,應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,并用肥皂及水洗手。
溫馨提醒
蜱蟲危險
外出請做好防護
萬一不幸被咬
請及時就醫
來源:江西發布綜合江西衛生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