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

  《中國血脂管理指南(2023)》發布

  這是在

  《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(2016年修訂版)》

  基礎上

  時隔7年后的一次重大調整

  與舊版相比

  新版《指南》增加和修訂了很多內容

  特別是明確:

  血脂檢測應列入

  小學、初中和高中體檢的常規項目

  在民眾的心目中

  血脂異常屬于“成人病”“老年病”

  與學生的關系不大

  學生血脂檢測有必要嗎?

  我國血脂異?,F狀如何?

  胖=血脂高嗎?

  血脂異常有什么危害?

  哪些兒童及青少年建議進行血脂篩查?

  哪些習慣容易引起孩子血脂高?

  孩子應該怎么樣吃才健康?

  一文講清

  一起來看

 ?。ɡ蠋熣堔D給家長)

  ↓↓↓

  我國血脂異?,F狀如何?

  最近幾十年我國人群的血脂水平、血脂異?;疾÷识荚诿黠@增加,以高膽固醇血癥的增加最為明顯。2018年全國調查結果顯示,我國≥18歲成人血脂異??偦疾÷蕿?5.6%,相當于10個人中有近4個人患有血脂異常?!吨袊用駹I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 2020》中的數據顯示,我國血脂異常人口有2億人,高血脂患者1億人。

  并且血脂異?;颊卟⒎侵痪窒抻诔赡耆?,兒童和青少年的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也不低,血脂水平也呈現升高的趨勢。

  學生血脂檢測有必要嗎?

  學生血脂檢測不僅必要

  而且尤為緊迫!

  2017年,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檢出率為20.3%,高膽固醇血癥檢出率為5.0%,3.7%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升高。高膽固醇血癥檢出率較2004年已增加近3倍。

  2021年,天津市對7.2萬名幼兒園大班兒童和9.1萬名小學二年級學生進行慢性病危險因素篩查,幼兒園大班兒童肥胖檢出率為11.1%,血脂異常檢出率為7.4%;小學二年級學生肥胖檢出率為21.4%,血脂異常檢出率為13.5%。

  《疾病預防控制通報》2022年發布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,深圳市某區17所小學一年級部分班級約2900名兒童中,高血壓、高膽固醇血癥的檢出率分別為23.6%、11.8%。

  這些數據提醒我們,兒童血脂異常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。

  新版《指南》指出,膳食模式轉變、身體活動減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,我國兒童青少年脂質異常血癥發生率呈上升趨勢,檢出率高達20.3%~28.5%。

  胖=血脂高嗎?

  有些家長會問:

  我家孩子胖就是血脂高嗎?

  我家孩子瘦就絕對不會血脂高?

  統計顯示,我國6-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%,6歲以下兒童超重肥胖率超過10%。學生血脂異常的發病率與肥胖率相當,甚至更高。

  據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副主任醫師姜麗紅,有些兒童明明不胖,甚至偏瘦,血脂卻明顯增高。這是因為孩子和家長可能同時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。據統計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很高,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發病率為1/100-1/500 ,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癥的發病率為1/200-1/500,這么高的發病率在兒童人群中急需引起家長的關注。

 ?。ㄗⅲ?font>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兒童期最常見的遺傳性高脂血癥,也是脂質代謝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,可導致各種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并發癥出現,是冠狀動脈疾病的一種重要危險因素。)

  案例:

  在家長的陪同下,4歲的安安(化名)來看“皮膚病”。

  安安出生時皮膚就出現黃色的斑塊,且逐漸增多增大,家人一直認為孩子得的是皮膚病,因為不影響孩子生活,也一直沒有做進一步檢查。 

  圖片來源:廈門市第三醫院

  血生化的化驗單結果顯示,安安的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指標遠高于正常值。廈門市第三醫院兒科專家診斷,孩子并非皮膚病,而是“黃色素瘤”,這是一種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皮膚表現。

  血脂高會導致冠心病,族性高膽固醇血癥不僅會傷心(冠心?。?、傷腦(神經)、傷肝(脂肪肝),還會影響肌腱、眼睛,需要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。通過診斷找到了病因,安安才得以進行針對性治療。

  血脂異常有什么危害?

  在關注總膽固醇數值的同時,也要多關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指標是否正常。

  血脂異常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往往會升高,它也被稱為“壞膽固醇”,容易在冠狀動脈以及其他的動脈壁上形成斑塊,導致動脈血管狹窄,進而導致血流量降低,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致病性危險因素。

  而動脈粥樣硬化為主的心血管疾病,比如缺血性心臟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等,是我國城鄉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,占死因構成的40%以上。

  所以,這就意味著如果患上了高血脂,那就會比正常人更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,比如冠心病、腦卒中等。

  哪些兒童及青少年

  建議進行血脂篩查?

  根據新版《指南》

  下列情況的兒童及青少年

  建議進行血脂篩查

  ↓↓↓

  · 一級或二級親屬中女性<65歲或男性<55歲有心肌梗死、心絞痛、腦卒中、冠狀動脈搭橋術、支架置入、血管成形術、猝死;

  · 父母TC≥6.2mmol/L或有已知的脂質異常病史;

  · 有皮膚黃瘤或腱黃瘤或脂性角膜弓;

  · 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肥胖(2~8歲)或超重(12~16歲)或有吸煙行為;

  · 對于懷疑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人,應進行血脂異?;蚝Y查。

  哪些習慣容易引起孩子血脂高?

  兒童的不良生活與飲食習慣,還會為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血脂異常冠心病、腦卒中等“老年病”埋下病根。

  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(2021)》顯示,我國兒童青少年含糖乳飲料和飲料消費率在30%和25%以上,遠遠高于成人。

  兒童過多攝入油炸食品、甜食、含糖飲料,因過于依賴電子產品而缺乏運動等,不僅影響當下的健康指標,而且還會對身體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影響,比如長期的高血脂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,進而導致血壓增高。

  小時候養成的壞習慣還可能伴隨一生,到老都要為之付出健康代價。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從小養成,預防“老年病”也應該“從娃娃抓起”。

  孩子應該怎么樣吃才健康?

  圖片來源:中國營養學會

  這些習慣家長學起來!

  ??

  1. 改變烹調方式

  降低烹調油攝入這樣能將脂肪的供能比減少5%~8%,多采用蒸煮燉這樣的低溫烹調方式,少煎炸。烹調油控制在20~25克/天(喝湯的瓷勺1勺約為10克油),用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(豬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等)。另外,可以將全脂奶換成脫脂奶。

  2. 增加全谷物的攝入用全谷物代替部分精米白面

  比如用1/3~1/2的燕麥米、玉米、糙米、藜麥、蕎麥米、紅豆綠豆等代替部分白米白面,不僅可以增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,也提高了膳食纖維的攝入量。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增加了0%~5%;同時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增加了2倍,從11克/天增加至30克/天,能更好地達到推薦攝入量。

  3. 增加蛋白質食物的攝入

  增加瘦肉、豆類和牛奶的攝入量,這些也都是優質蛋白質,吸收利用率高,能使蛋白質的能量攝入增加3.5%~5.5%。

  做菜時要常搭配牛肉、雞肉、豆干、豆皮、北豆腐等食物,肉類可多選富含n-3系列脂肪酸的,比如三文魚、鯖魚、黃花魚等。

  4. 減鹽增鉀

  炒菜時候要少放鹽,可放些蔥姜蒜調味,并要出鍋再放鹽,還可以將食鹽換成低鈉高鉀鹽。這樣可以將總鈉攝入量從近6000毫克/天減少到3000毫克/天,鉀的攝入量從<1700毫克/天增加到了3700毫克/天。

  5. 多吃鎂含量高的食物

  蔬菜、水果、粗糧、堅果都富含鎂。

  6. 增加鈣的攝入

  多吃乳制品、豆類這些可以補鈣的食物,奶每天喝300~500毫升,如果有血脂異常更推薦喝脫脂奶。

  7. 不飲酒

  飲酒是使甘油三酯升高的重要因素,甘油三酯高的人更需要嚴格限制酒精攝入,兒童請勿飲酒。

  8. 避免攝入反式脂肪酸

  比如蛋糕、小甜點、代可可脂的巧克力、冰淇淋、奶茶、威化餅等。包括配料表含有人造奶油、人造黃油、植脂末、起酥油、代可可脂、奶精、麥淇淋等的食物,都意味著含有反式脂肪酸。

  9. 降低飲食中的膽固醇

  雖然研究顯示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入顯著影響血清膽固醇水平,但關于膳食膽固醇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系,由于受多種混雜因素影響,目前尚未有定論。

  但畢竟血清膽固醇升高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,所以對有血脂異常的人群還是建議控制下膽固醇的攝入,每天膳食膽固醇攝入量應在300毫克以下。

  健康的生活習慣要從小養成

  希望家長們都能掌握健康生活知識

  幫助孩子們茁壯成長~

  來源:江西發布綜合中國教育報